對兒女過度溺愛是嚴重的錯誤,過度約束也不對。
切記: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!
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資產
當初我們如何承受,日後會如法泡製──這是人的自然反應。
由於我們從小接受父母「絕對權威」的管教方式,所以順理成章地認為,以這種方式管教兒女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。
請記住這句話的重點──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!
否則,就是一個不盡職的父母。
即使我不認同這種管教方式,也沒有這麼做,心裡依舊有這種負擔。
也因此,在給予兒女充分自由的同時,很長一段時間我懷疑自己是一個不盡職的父親!
直到最近聽到兩個故事,這才讓我釋懷。
先說第一個。
朋友A擁有博士學位,在大學任教,妻子B也是高學歷;兩人對獨子C的教育可說是盡心盡力,除了從小就安排各種補習,也會督促獨子寫家庭作業,甚至碰到段考之類的重要考試,B會特別請假,在考試的前一天做C的「陪讀」。
C的成績並不突出,但一關又一關地闖過了,從小學到國中、國中到高中,高中畢業準備大學聯考之際,忽然有一天離家出走了!
走之前是毫無預警,走之後是毫無音訊,讓身為父母的A、B有如熱鍋上的螞蟻。
C整整失蹤了三個多月,這才打電話回家,表示自己在外面打工,日子過得很好,請父母不要嘗試找他。
切記: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!
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資產
當初我們如何承受,日後會如法泡製──這是人的自然反應。
由於我們從小接受父母「絕對權威」的管教方式,所以順理成章地認為,以這種方式管教兒女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。
請記住這句話的重點──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!
否則,就是一個不盡職的父母。
即使我不認同這種管教方式,也沒有這麼做,心裡依舊有這種負擔。
也因此,在給予兒女充分自由的同時,很長一段時間我懷疑自己是一個不盡職的父親!
直到最近聽到兩個故事,這才讓我釋懷。
先說第一個。
朋友A擁有博士學位,在大學任教,妻子B也是高學歷;兩人對獨子C的教育可說是盡心盡力,除了從小就安排各種補習,也會督促獨子寫家庭作業,甚至碰到段考之類的重要考試,B會特別請假,在考試的前一天做C的「陪讀」。
C的成績並不突出,但一關又一關地闖過了,從小學到國中、國中到高中,高中畢業準備大學聯考之際,忽然有一天離家出走了!
走之前是毫無預警,走之後是毫無音訊,讓身為父母的A、B有如熱鍋上的螞蟻。
C整整失蹤了三個多月,這才打電話回家,表示自己在外面打工,日子過得很好,請父母不要嘗試找他。
這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身旁朋友的傷心事,聽得我萬分感慨!
縱然要離家出走,不能留一點音訊嗎?
有什麼深仇大恨,何苦要如此折磨父母?
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我不認識,而是看新聞才知道的。
故事發生在台灣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景鴻鑫的身上。
景教授有二兒一女,深信「棒下出孝子」的管教方式,對長子景威尤其寄予厚望。
可惜,景威從小的成績不盡理想。
景教授愛子心切,在他長期督促與打罵教育之下,景威逐漸失去了原本活潑、可愛的笑容,也失去了自信。
景威大學畢業,景教授不計代價送他到美國留學進修,有一天突然收到景威從美國傳來的伊媚兒,上面寫著:
你們以後不用再e-mail或打電話給我,錢也不用匯了;我會自力更生,我會活得很好……;我想忘記過去,過我自己……
此後景威就如同從人間消失,直到二○一一年三月當我看到這則新聞,三年多的時間,他還是拒絕和父母連絡。
兩個都是血淋淋的教訓,值得我們這一代深信「棒下出孝子」的父母們省思。
好了,現在問題來了,這兩位父親到底犯了什麼錯?
我也是父親,深深了解他們的用心。
就他們身為父親的立場,如此嚴格要求兒子,正是親情的表現。
例如A教授,據我所知他在學校頗得人緣,和每一個學生都能理性溝通,也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;唯獨碰上自己的兒子,因為小時候管得太多,長大以後兩人是話不投機半句多。
為什麼?
學生是別人的兒女,沒有親密的血緣關係,他死他活是他家的事!就好像走在街頭,迎面來了一個流浪漢,你會因為他的蓬頭垢面而拉住他,大聲斥責他嗎?
之所以會要求,是因為愛之深,責之切啊!
至於學生,管他犯了什麼錯,都是別人的兒女,只要和自己沒有直接的利害,誰不能維持理性的溝通?
好了,現在問題來了,這兩位父親到底犯了什麼錯?
我也是父親,深深了解他們的用心。
就他們身為父親的立場,如此嚴格要求兒子,正是親情的表現。
例如A教授,據我所知他在學校頗得人緣,和每一個學生都能理性溝通,也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;唯獨碰上自己的兒子,因為小時候管得太多,長大以後兩人是話不投機半句多。
為什麼?
學生是別人的兒女,沒有親密的血緣關係,他死他活是他家的事!就好像走在街頭,迎面來了一個流浪漢,你會因為他的蓬頭垢面而拉住他,大聲斥責他嗎?
之所以會要求,是因為愛之深,責之切啊!
至於學生,管他犯了什麼錯,都是別人的兒女,只要和自己沒有直接的利害,誰不能維持理性的溝通?
類似的問題,我也遭遇過。
我是一個善於講理的老師。近幾年不管到哪兒上課,也不管學生的身分是什麼,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聚精會神地聽我講課。
上我的課能夠睡著,還真得有幾分本事!
可是,面對我的二兒一女,一旦話題扯到「道理」,通常三十秒之內他們會縐起眉頭。
有的時候我覺得,兒女就是為了反對父母而存在──是有點誇張,但不也有幾分道理?
現在的父母(或兒女)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小時候父母對我們訓話,別說轉身走人,哪個敢露出不悅的表情?
是什麼原因讓今天的親子關係改變了呢?
細細分析很複雜,但大致來講,主要有以下兩項:
(一)現代的父母把「主動權」交到兒女手中
小時候父母跟我們講話,十之八、九是命令式語氣。
如今呢?
大部分時候我們和兒女講話──依據教育專家的建議──都是「協調」、「請託」的口氣,像是「你可不可以……」、「你是不是應該……」、「你能不能夠……」、「你不覺得……」。
假如將主動權交到兒女手中,他們為什麼要照你的話去做?
更糟糕的是,互動的關係中誰掌握了主動,誰就居於優勢;而這種關係一旦確立,日後便難以扭轉。
今日父母自嘲為兒女的「孝子」,講一句不好聽的話,是我們自作孽──自己把主動權交了出去,讓兒女爬到我們頭上。
(二)大環境使然
當然,這也是我們的藉口:大環境如此,我能如何?
孩子有他的同學、朋友,現今資訊傳播又是如此發達,教育專家又再再鼓吹父母應該把兒女當成朋友……;耳濡目染之下,別人家的父母都沒有絕對的權威,你能力挽狂瀾、獨力支天?
除非你的孩子不用上學、不交朋友、不看新聞,天天關在家裡當宅男宅女,否則怎麼可能?
前述兩個是現今的社會「現象」,談不上對錯,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。
現實環境如此,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應對?
打不過敵人就加入敵人──我很早就體會這個道理。
而且,我體會得非常徹底──打從心底說服自己: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選擇、自己負責!
事實上,的確應該如此。
就血緣而言,孩子和你我有扯不斷的關係;但是就人生來看,孩子是獨立自主的個體與生命!
再講白了:你是你,他是他!
為什麼?
因為你和他生長於截然不同的環境,擁有截然不同的思想。
記得我們從前的成長環境嗎?
小學的時候我沒吃一塊巧克力,沒喝過一罐可樂。
現在呢?
國中的時候我家連電話都沒裝。
現在呢?
當年大學聯考的錄取率多低!能考上國立大學,左鄰右舍會放鞭炮慶賀,感覺連祖墳都在冒青煙。
現在呢?
官校二年級上物理課,有一位老師說未來會使用電子式手表,用壞了就扔,連修的價值都沒有──我直覺認為這是鬼扯!
當然是鬼扯,當年手表一支要幾千元,值幾個月的薪水。
官校四年級第一次接觸電腦,使用讀卡機輸入程式,運算功能比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還要差,主機卻比一輛汽車還要大。
後來到美國留學,第一次在課堂上聽到「網路」的概念,感覺那比登陸月球還困難、更遙遠!
…………
現實環境如此,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應對?
打不過敵人就加入敵人──我很早就體會這個道理。
而且,我體會得非常徹底──打從心底說服自己: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選擇、自己負責!
事實上,的確應該如此。
就血緣而言,孩子和你我有扯不斷的關係;但是就人生來看,孩子是獨立自主的個體與生命!
再講白了:你是你,他是他!
為什麼?
因為你和他生長於截然不同的環境,擁有截然不同的思想。
記得我們從前的成長環境嗎?
小學的時候我沒吃一塊巧克力,沒喝過一罐可樂。
現在呢?
國中的時候我家連電話都沒裝。
現在呢?
當年大學聯考的錄取率多低!能考上國立大學,左鄰右舍會放鞭炮慶賀,感覺連祖墳都在冒青煙。
現在呢?
官校二年級上物理課,有一位老師說未來會使用電子式手表,用壞了就扔,連修的價值都沒有──我直覺認為這是鬼扯!
當然是鬼扯,當年手表一支要幾千元,值幾個月的薪水。
官校四年級第一次接觸電腦,使用讀卡機輸入程式,運算功能比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還要差,主機卻比一輛汽車還要大。
後來到美國留學,第一次在課堂上聽到「網路」的概念,感覺那比登陸月球還困難、更遙遠!
…………
總而言之,五十年前的科技和五千年前相比,進步的幅度如果是一;今天的科技和五十年前相比,進步的幅度恐怕超過一百!
我們這一代何其有幸,見證了人類歷史上進步最巨大的五十年。
反過來,如果無法調整心態,那又是何其不幸,因為你無法適應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劇烈的五十年。
今天和當年我們的成長環境,是大大的不同啊!
管他是物質富裕的程度、職場面臨的挑戰,或是對人生的憧憬與追求,你和你的孩子肯定不一樣。
你認為的對,對他不見得對。
你認為的好,對他不見得好。
你終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標,他可能不屑一顧。
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,關鍵出在不同的成長環境。
由於你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,因而孕育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與個體。
不要把你的思想、你的習慣、你認為的對錯……,尤其是你無法實現的夢想,強力加諸在孩子的身上。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,不是父母的投射。孩子的事就是孩子的事;如果他向你諮商,給他一些建言,否則只剩下四個字──少管為妙!
我對二兒一女的管教都秉持著「少管為妙」的大原則。
截至目前為止,我的家庭關係和諧,兒女都算上進──若非如此,今天我真沒資格寫這篇文章。
假如你的腦筋轉得快,可能會想到先前我對杭州那小霸王的評語,因而質疑:你是這種人嗎?
沒錯,我是這種「少管為妙」的父親,然而有一個底線: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前提(好像課本的八股教條)。
有些自由全然屬於個人,好比說幾點睡覺、幾點起床、個人房間的整理、上網多久、穿什麼衣服、讀什麼書、考什麼大學、選什麼系、交什麼朋友、嫁娶什麼對象、選擇什麼職業……,這些全是他個人的自由。
他喜歡怎麼幹,就讓他怎麼幹!
人生追求什麼?
不就是快樂兩字?
假如他覺得快樂,怎麼……,你會不快樂?
沒錯,基於父親的責任,必要時我會說幾句嘮叨話。但只要他露出一絲不愉快的表情,不管當時我心裡在想什麼、嘴巴在說什麼,都會住口。不過,如果他藉自由之名而侵犯到他人的自由……,好比說把自己房裡的音響開得太大聲,吵得別人睡不著,那就由不得他。也因此,如果杭州那小霸王真是我兒子,由於牽涉到六位長輩的用餐心情,我雖不至於真要他跪在地上吃屎,但保證會把他趕下桌!
去他的,誰怕誰!
一餐飯不吃會餓死嗎?
有時候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,事情很容易解決。就怕你該給孩子自由時鬆不了手,該狠下心來時又下不了手,問題就麻煩了。
你會把兒女看成自己的資產嗎?
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還振振有詞,不妨再看以下的分析。
哪些族群比較傾向把兒女看成自己的資產?就我的觀察,大概包含以下五類:
(一)高學歷知識分子。
(二)高高在上的大官。
(三)滿懷雄心壯志,結果懷才不遇。
(四)成長於充滿暴力的環境。
(五)自認在善盡父母責任的完美主義者。
我們這一代何其有幸,見證了人類歷史上進步最巨大的五十年。
反過來,如果無法調整心態,那又是何其不幸,因為你無法適應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劇烈的五十年。
今天和當年我們的成長環境,是大大的不同啊!
管他是物質富裕的程度、職場面臨的挑戰,或是對人生的憧憬與追求,你和你的孩子肯定不一樣。
你認為的對,對他不見得對。
你認為的好,對他不見得好。
你終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標,他可能不屑一顧。
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,關鍵出在不同的成長環境。
由於你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,因而孕育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與個體。
不要把你的思想、你的習慣、你認為的對錯……,尤其是你無法實現的夢想,強力加諸在孩子的身上。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,不是父母的投射。孩子的事就是孩子的事;如果他向你諮商,給他一些建言,否則只剩下四個字──少管為妙!
我對二兒一女的管教都秉持著「少管為妙」的大原則。
截至目前為止,我的家庭關係和諧,兒女都算上進──若非如此,今天我真沒資格寫這篇文章。
假如你的腦筋轉得快,可能會想到先前我對杭州那小霸王的評語,因而質疑:你是這種人嗎?
沒錯,我是這種「少管為妙」的父親,然而有一個底線: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前提(好像課本的八股教條)。
有些自由全然屬於個人,好比說幾點睡覺、幾點起床、個人房間的整理、上網多久、穿什麼衣服、讀什麼書、考什麼大學、選什麼系、交什麼朋友、嫁娶什麼對象、選擇什麼職業……,這些全是他個人的自由。
他喜歡怎麼幹,就讓他怎麼幹!
人生追求什麼?
不就是快樂兩字?
假如他覺得快樂,怎麼……,你會不快樂?
沒錯,基於父親的責任,必要時我會說幾句嘮叨話。但只要他露出一絲不愉快的表情,不管當時我心裡在想什麼、嘴巴在說什麼,都會住口。不過,如果他藉自由之名而侵犯到他人的自由……,好比說把自己房裡的音響開得太大聲,吵得別人睡不著,那就由不得他。也因此,如果杭州那小霸王真是我兒子,由於牽涉到六位長輩的用餐心情,我雖不至於真要他跪在地上吃屎,但保證會把他趕下桌!
去他的,誰怕誰!
一餐飯不吃會餓死嗎?
有時候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,事情很容易解決。就怕你該給孩子自由時鬆不了手,該狠下心來時又下不了手,問題就麻煩了。
你會把兒女看成自己的資產嗎?
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還振振有詞,不妨再看以下的分析。
哪些族群比較傾向把兒女看成自己的資產?就我的觀察,大概包含以下五類:
(一)高學歷知識分子。
(二)高高在上的大官。
(三)滿懷雄心壯志,結果懷才不遇。
(四)成長於充滿暴力的環境。
(五)自認在善盡父母責任的完美主義者。
我曾經在雜誌上看過一道心理問卷,題目如下:
請坐下來,拿出紙筆,默想你所有經常接觸的人,管他是親戚、朋友、長官、同事……,在撇開利害關係的前提下,依序列出你心底最討厭,最不想私下相處的對象。
請注意這問題的重點──撇開利害關係的前提下!
想不想試試看,你心底的答案是什麼?
當我看到雜誌公布的標準答案,也是大多數人心裡的答案──學歷越高、官階越大的人──我不禁啞然失笑。
這兩類人的確不容易相處。當他們身為父母,大概是「老子英雄兒好漢」的心情作祟,對兒女的要求特別嚴格。正如同本篇文章所舉的兩個例子,兩位父親都是博士,也都在大學任教,甚至在國內擁有一定的風評。
老子英雄兒好漢──老子是一流大學的博士,在社會又有一定的地位,兒子再差,總也該混個二流學校的碩士吧?
偏偏不幸,兒子的興趣不在讀書,那不就麻煩了嗎?
除了這兩類,第三種是滿懷雄心壯志的失意人士,他們在失望之餘,可能會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一股腦地投射在兒女身上。
第四類──成長於暴力、相信暴力、習慣暴力的暴力分子──當這種人的兒女,只能說倒了八輩子楣!
至於最後一類──自認在善盡父母責任的完美主義者,他們不單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,反而認為自己是負責盡職的父母。
我不能說他們是錯的,不過我要強調,想要適當管教一個和你思想截然不同的年輕人,要非常小心,那是極其高段的藝術。
假如你沒有那麼大的本事,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,我還是奉勸你那一句──少管為妙!
看到現在,你還認為「把兒女看成自己的資產」是正確的嗎?
不管你是上述的哪一種,假如你習慣把兒女看成自己的資產,而你們的親子關係又不和諧,奉勸你一句忠告:趕快鬆手!
不是要你豎起白旗,更不是要你退讓,而是想清清楚楚地告訴你:你管得太多,是有問題的父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