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到現在才寫這篇文章,其實是一直在思考:以前我們的父母是如何對我們、今天我們又是如何對兒女?
說物質,根本沒法比。
說管教,我們的父母遠比我們凶。
說付出,好像也是我們比較多。
不是嗎?
試看A教授與景教授,他們對兒女的付出有多少!
我們的父母呢?
講一句不好聽的話,我們這一代的父母,主要的責任就是把我們餵飽、養大。
因而不管從物質、精神,或是「自我忍耐」的角度,我們對兒女的付出,遠超過我們父母對我們的付出!
既然如此,為什麼我們能接受父母「絕對權威」的管教方式,我們的兒女卻不能?
這問題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,冷靜觀察了好幾年,最後我認為關鍵在兩個字──感恩!
不管我們的父母如何對我們,我們自始至終都覺得父母的恩情深似海、重如山,那是幾輩子都還不完的。
我們的兒女呢?
他們似乎覺得他們得到的一切,是天經地義該得到的。
父母辛苦工作賺錢,供他們吃住、讓他們娛樂、為他們做牛做馬、送他們上學校、給他們買車……,不管什麼,那全是父母應盡的責任。
既然是應盡的責任,當然不必感恩。
最起碼,絕不是「深似海、重如山」,幾輩子都還不完的恩情。
由於沒有太多「感恩」的心情,因而心中一旦有什麼不滿,那就是「忍無可忍,無須再忍」。
現在的孩子不知感恩
我們和我們兒女,對父母恩情的認知上有很大的差異。
沒這種感覺嗎?
想當年我們大部分的願望無法實現,父母難得做到一項,我們是無比感恩!
例如我小時候,有一天想買「紙卷鞭炮」(放在玩具槍裡面的子彈,像膠帶捲成一個銅板大小),即使只要一毛錢,我也沒有,又清楚母親不可能給我,只好在村裡面四處閒逛,就是希望能在地上撿到幾個銅板。
那時候還真是天真,以為只要走得夠遠、走得夠久,搜尋的地面夠大,總會讓我撿到一個銅板吧!
很可惜,走了一整個下午,兩隻腿都走痠了,卻沒撿到一毛錢。
晚上回到家,那股失望的感覺讓我拗性大發,硬是伸手向母親要一毛錢。
母親不給,我就不吃飯,兩個人僵持了好久,氣到母親差點沒動手打我。
拗到後來我不僅不吃飯,還躺在地上耍賴哭鬧。
最後被逼得沒辦法,母親只好拿了一毛錢給我。給錢的當下,母親怒瞪著雙眼──到現在我都清楚記得母親當時憤怒的面容。
如願拿到一毛錢,我飛奔出門,到商店買了紙卷鞭炮,回到家快快樂樂地吃晚餐。
這件很小的事情,卻是我兒時很深的記憶。
就我記憶所及,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哭鬧著要求母親買什麼東西給我。
今天呢?
答應孩子一百個要求、實現他一百個願望,只要拒絕最後一個,他立刻翻臉,把先前的一百個恩情全給忘了。
這種「忘恩負義」的例子比比皆是!
是現在的孩子天生無情嗎?
怎麼可能!
孩子就是孩子,出生的時候和你我一樣。
可是,為什麼後來變了呢?
必然是今天的社會,和我們兒時的社會,出現了某些本質上的變化。
這些變化包括:
一、家庭結構式微
我們小時候一個「典型的家」,基本上具備以下四個特徵:
(一)有好幾個兄弟姊妹:三、四、五個是家常便飯,六、七、八個也不奇怪。
(二)就算父母經常鬥嘴,兒女卻不會擔心他們可能離婚,因為當時的社會幾乎沒人離婚。嫁雞隨雞、嫁狗隨狗,一輩子都要認命,是我們父母輩對婚姻普遍的認知。也因此,不管兒女如何擔心父母的感情,幾乎都不會害怕家有被拆散的危機。在那個年代,「家」是「至死方休」、永遠的承諾!
(三)從早上起床的早餐,中午帶到學校的便當,以及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的晚餐,每一餐都是母親親手做的。全家人和樂融融地坐在一起用餐,特別是餐桌上難得出現一道豐盛的菜,感覺上就格外的溫馨和幸福。
(四)家人住處很小,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;家中能「個別從事」的活動更少──沒有網路、沒有電玩、沒有各種奇奇怪怪的電子產品,許多家庭甚至連電視都沒有。家庭成員不管是主動或被迫,總之互動頻繁,這固然增加兄弟姊妹爭執的次數,然而在無形之間也建立了家人深厚的感情。
說物質,根本沒法比。
說管教,我們的父母遠比我們凶。
說付出,好像也是我們比較多。
不是嗎?
試看A教授與景教授,他們對兒女的付出有多少!
我們的父母呢?
講一句不好聽的話,我們這一代的父母,主要的責任就是把我們餵飽、養大。
因而不管從物質、精神,或是「自我忍耐」的角度,我們對兒女的付出,遠超過我們父母對我們的付出!
既然如此,為什麼我們能接受父母「絕對權威」的管教方式,我們的兒女卻不能?
這問題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,冷靜觀察了好幾年,最後我認為關鍵在兩個字──感恩!
不管我們的父母如何對我們,我們自始至終都覺得父母的恩情深似海、重如山,那是幾輩子都還不完的。
我們的兒女呢?
他們似乎覺得他們得到的一切,是天經地義該得到的。
父母辛苦工作賺錢,供他們吃住、讓他們娛樂、為他們做牛做馬、送他們上學校、給他們買車……,不管什麼,那全是父母應盡的責任。
既然是應盡的責任,當然不必感恩。
最起碼,絕不是「深似海、重如山」,幾輩子都還不完的恩情。
由於沒有太多「感恩」的心情,因而心中一旦有什麼不滿,那就是「忍無可忍,無須再忍」。
現在的孩子不知感恩
我們和我們兒女,對父母恩情的認知上有很大的差異。
沒這種感覺嗎?
想當年我們大部分的願望無法實現,父母難得做到一項,我們是無比感恩!
例如我小時候,有一天想買「紙卷鞭炮」(放在玩具槍裡面的子彈,像膠帶捲成一個銅板大小),即使只要一毛錢,我也沒有,又清楚母親不可能給我,只好在村裡面四處閒逛,就是希望能在地上撿到幾個銅板。
那時候還真是天真,以為只要走得夠遠、走得夠久,搜尋的地面夠大,總會讓我撿到一個銅板吧!
很可惜,走了一整個下午,兩隻腿都走痠了,卻沒撿到一毛錢。
晚上回到家,那股失望的感覺讓我拗性大發,硬是伸手向母親要一毛錢。
母親不給,我就不吃飯,兩個人僵持了好久,氣到母親差點沒動手打我。
拗到後來我不僅不吃飯,還躺在地上耍賴哭鬧。
最後被逼得沒辦法,母親只好拿了一毛錢給我。給錢的當下,母親怒瞪著雙眼──到現在我都清楚記得母親當時憤怒的面容。
如願拿到一毛錢,我飛奔出門,到商店買了紙卷鞭炮,回到家快快樂樂地吃晚餐。
這件很小的事情,卻是我兒時很深的記憶。
就我記憶所及,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哭鬧著要求母親買什麼東西給我。
今天呢?
答應孩子一百個要求、實現他一百個願望,只要拒絕最後一個,他立刻翻臉,把先前的一百個恩情全給忘了。
這種「忘恩負義」的例子比比皆是!
是現在的孩子天生無情嗎?
怎麼可能!
孩子就是孩子,出生的時候和你我一樣。
可是,為什麼後來變了呢?
必然是今天的社會,和我們兒時的社會,出現了某些本質上的變化。
這些變化包括:
一、家庭結構式微
我們小時候一個「典型的家」,基本上具備以下四個特徵:
(一)有好幾個兄弟姊妹:三、四、五個是家常便飯,六、七、八個也不奇怪。
(二)就算父母經常鬥嘴,兒女卻不會擔心他們可能離婚,因為當時的社會幾乎沒人離婚。嫁雞隨雞、嫁狗隨狗,一輩子都要認命,是我們父母輩對婚姻普遍的認知。也因此,不管兒女如何擔心父母的感情,幾乎都不會害怕家有被拆散的危機。在那個年代,「家」是「至死方休」、永遠的承諾!
(三)從早上起床的早餐,中午帶到學校的便當,以及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的晚餐,每一餐都是母親親手做的。全家人和樂融融地坐在一起用餐,特別是餐桌上難得出現一道豐盛的菜,感覺上就格外的溫馨和幸福。
(四)家人住處很小,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;家中能「個別從事」的活動更少──沒有網路、沒有電玩、沒有各種奇奇怪怪的電子產品,許多家庭甚至連電視都沒有。家庭成員不管是主動或被迫,總之互動頻繁,這固然增加兄弟姊妹爭執的次數,然而在無形之間也建立了家人深厚的感情。
早年的時候,「家」對中國人的功能,幾乎相當於西方社會的宗教。那是全家人的信仰中心,一輩子的精神寄託。
今天這個社會,一個典型的家又如何?
什麼叫做「家」?
什麼叫做「家人」?
我家的人口算多的(我和老婆,外加三個小孩),彼此相處也算融洽,可是每當假日大夥回到家,除了用餐,大部分時間孩子都在自己房裡上網、玩電動、看書、寫作業。
比較起來,今日家人的互動,比起當年是少了許多許多。
由於互動不多,親密感自然降低,凝聚力也就減弱;再加上離婚率大幅提升,婚外情比比皆是,家,不再是往日「至死方休」的承諾!
二、親子時間減少
我們這一輩非常功利、非常現實。
不承認嗎?
若是不信,請靜心想一想:在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前提下,目前和你來往的朋友當中,有多少你會繼續保持來往?
和以往一樣頻繁、一樣熱絡的來往哦!
沒有利害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──從這個觀點看,我們中間的大部分都沒有朋友。
我們這一輩為什麼會那麼功利現實?
因為小時候的環境苦、物質條件差,窮怕了,長大了就立志以追求財富為最高目標。
什麼叫功成名就?
不就是賺大錢?
管他過程是什麼,假如不能為你帶來財富的「終極目標」,那種成功有什麼意義?
反之,只要能賺大錢,男盜女娼也無妨。
我們不僅功利,這個社會更是「史無前例」的功利,因而大部分的人錯誤地認為:人生就是為了賺錢。等我們結了婚、生了小孩,生活的壓力變大,就應該更努力地賺更多的錢。只要能賺足夠的錢,給妻子兒女一個富足的物質環境,那就是我們為人夫、為人父最大的驕傲!
為了追求這個目標,平常要加班,下班以後要應酬,假日要陪長官打高爾夫球,偶爾還要到外地出差;就算回到家,也長時待在書房,透過電腦或網路繼續工作。
講好聽的,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這個家。
其實,到底是為了這個家,還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出人頭地?
管他真正的答案是什麼,無可否認的事實是,和我們的父母相比,我們的親子時間明顯地減少了!
親子時間的減少可能衍生出三個問題:
(一)家人感情淡薄:感情需要時間培養,沒有互動,何來感情?
(二)父母不了解小孩:由於接觸少,彼此的信任度就低,即使見面孩子也不敢或是不願意講真心話,父母如何了解他們心裡在想什麼?
(三)小孩不了解自己:小孩畢竟是小孩,經驗不足,假如缺少長輩的導引,會走許多冤枉路,甚至永遠不了解自己的能耐、短處,以及人生該走什麼方向。
三、重點不在兒女「得到多少」,而在他眼中父母為他「犧牲多少」
請先看一篇文章,作者是大陸同胞。
〈十個餿雞蛋〉
那散發著異味的雞蛋,似乎一直在我的胸膛裡滾動。
那年,我在離家數百里的縣城讀高中。家裡極其清貧,為供我讀書,氣管病很重的父親毅然斷絕了用藥,拚命地在那可憐的一點兒薄地裡工作,期望多打幾斤糧食。母親則將每個雞蛋都換了錢,攢著給我做學費。為了省路費,我只有寒暑假才回家。
高三下學期的一天,我正在上體育課,班主任告訴我母親來了,在學校收發室等我呢。
我趕緊飛跑著去見母親。要知道,這可是我上高中以來,家裡人第一次來看我,也是母親第一次進縣城啊。
母親是搭了別人的車來的,一臉的灰塵,襯得已顯佝僂的她更加蒼老了。
我叫了聲「媽媽」,嗓子便有些哽咽。
母親用她那榆樹皮般的手掌輕輕地摩娑著我的頭,疼愛地念叨著:「瘦了,瘦了,個子高了,得吃飽飯啊,哦,看我給你拿好吃的了。」
說著,從那個藍花布縫製的提兜裡往外掏雞蛋,一個一個地往我的兜裡塞。
不多不少,正好十個,塞得我的幾個衣兜鼓鼓囊囊的。
我拿了一個給母親。
母親搖頭說:「我在家吃了,這是單給你留的,放了好長時間了,也沒工夫給你送來。」
母親又叮嚀了幾句要我好好學習、注意身體之類的話,便頂著炎炎烈日,匆匆地往回趕。
臨行前,她興奮地告訴我,回去還能搭上一段車。
回到宿舍,我掏出早已被暖熱的雞蛋,揀出一個已碰壞的剝開,塞到嘴裡,一股很濃的餿味差點讓我嘔吐起來。再磕開其他的,每個都有些餿味,只是輕重不同,但我還是買了醬油,蘸著全都吃了。
晚上,肚子疼得我直打滾,幾個同學趕緊送我去醫院打針,第二天的課也沒上。
後來我才知道,說好要來的日子,母親便早早地把已放了兩個多月、家中僅有的十個雞蛋全煮了,可要搭的車因故推遲了兩天,母親為了省下五毛錢的車票,便跟著等了兩天。
那可是酷熱的盛夏啊,熟食擱一天,就要餿的,更何況它們又經過了一路的顛簸呢。
直到今天,我也沒對母親說過,她風塵僕僕送來的十個雞蛋已經變餿的事。但那天的情景卻常常浮現在眼前,那散發著異味的雞蛋,似乎一直在我的胸膛裡滾動。
看完這篇文章,你有什麼感想?
什麼叫父母的恩情深似海、重如山,這篇文章的作者體會到了。
現在換一個場景。
我有一個很有錢的朋友,給兒子二十歲的生日禮物是一輛價值百萬元的汽車──很令人羨慕吧!
假如你是他的兒子,會不會有感恩的心情?
別感恩太早,悄悄跟你透個口風,這位朋友擁有好幾輛價值近千萬的房車!
現在請設身處地想一想,在接受生日禮物的同時,你能感受到父親的恩情「深似海、重如山」嗎?
很難吧?
甚至,你心裡可能十分失望,因為原本認為,以父親的身價,出手至少應該是三、四百萬元的名車──有沒這種可能呢?
我小的時候三餐大多是蔬菜,難得有肉,更難得吃到全雞。到現在我都能清楚地記得,餐桌上難得出現全雞的時候,父親總是挑我們幾個小孩都不吃的雞皮。
父親一邊吃,一邊說自己最喜歡吃雞皮。
他真喜歡吃雞皮嗎?
今天的物質環境是「史無前例」的富裕,我們幾乎沒有機會表達為兒女犧牲什麼。不過,假設我是當年的父親,會因為兒女喜歡吃雞肉,自己就裝作喜歡吃雞皮嗎──你想過這問題嗎?
我想過,而且可以拿生命保證:我會。
不是我特別偉大,而是因為他們是我兒、我女。
我也相信,我們這一輩的父母全都做得到這一個簡單的要求。
可是,我們沒有機會表現,反而常帶著家人上飯館,什麼烤鴨、牛排、生蠔、龍蝦、比薩、炸雞……,大家都吃得十分盡興。吃飽了以後,你認為孩子會留下什麼印象?
這家餐廳不錯……;或是,父親好偉大?
明白了嗎?
在你拿錢給兒子花用,認為他該感恩的同時,請冷靜想一想你吃什麼菜、喝什麼酒、穿什麼衣服、開什麼車、住什麼房子、每個月花多少錢?
在兒女的眼中,什麼是父母的恩情?
重點不在他「得到多少」,而在父母為他「犧牲多少」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