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

各取所需

  不久前寫《澳門行》,裡面談到旅遊的第二天,我因為內衣濕透、不耐疲累,最終選擇一個人先行返回酒店。
  全家人外出旅遊,爸爸卻單獨行動,這會不會有點不太合群呢?
  當時是有一點這個感覺。
  然而事後回想,越想就覺得越有道理。
  而且早該如此。
  因為到了我們這個年紀,許多事情都已定型。
  喜歡什麼就喜歡什麼。
  討厭什麼就討厭什麼。
  對什麼事物有興趣、什麼事物沒興趣,也都成了難以改變的習慣。
  一夥人外出,若是時間短,壓抑一下心中的不滿,那也罷。如果時間拉長,再加上身體不適,心情必然會受到影響,如果繼續忍耐下去,某些人必然會擺出一張臭臉,進而影響其他人出遊的心情,最終弄得大家都不愉快。
  比較利弊得失,哪一項是正確的選擇?
  事實上,澳門出遊那天,提出可以先回酒店的是我的大兒子。
  他見我一頭大汗,進入海事博物館以後便靜坐不語,等休息片刻,草草看了遍不大精采的展覽內容,時間才到下午四點左右。
  距離六點半的晚餐,我的天吶,還有兩個半小時呢!
  自然而然,我發出「有必要堅持吃那家葡式餐廳」的質疑。
  老婆說:「既然來了就去吧。」
  我又說:「能不能先回酒店,洗個澡,再在酒店找一家好餐廳?」
  大兒子聽到這,插口建議道:「你可以先回酒店,等到六點半,想來再來就是啦。」
  聽到這建議,我微一愣,隨即站起身來,有如解脫般地說:「我先回酒店。」
  如此這般我便返回酒店,痛痛快快洗了一個冷水澡,換著輕爽的短褲短袖,前往美食廣場買一客外帶揚州炒飯,然後一個人、一瓶紅酒、一客炒飯,邊吃邊欣賞窗外美麗夜景,度過一個美味可口的晚餐時光。
  感覺那一餐,是三天澳門行我最輕鬆自在的一刻。
  也不是我如此強調個人空間,而是孩子都大了,都有自己的喜好與習慣。
  至於我,平常在家過退休日子,何時起床、起床後做什麼、吃什麼、喝什麼……,早已日復一日過了不知多少寒暑。
  全家人一起出遊,是美好的理想。可是隨著日子增加,不是孩子在忍耐,就是父母在忍耐──不是這個樣子嗎?
  別說外出旅遊,即便在家看電視,可能一家五口都喜愛同一個節目嗎?

  經歷這件事,我深深體會各取所需的重要。
  你喜歡的,我未必喜歡。
  我喜歡的,你未必喜歡。
  不管對方是伴侶、兒女、兄弟、朋友……,你都沒有權力要求對方過「你喜歡」的生活方式。
  仔細想想,我們家的氣氛十分和諧,主要原因就是彼此都不太約束其他人的生活方式。
  我是這樣的父親。
  老婆是這樣的母親。
  耳濡目染之下,兒女也都養成這樣的個性。

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。
  每個人也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  日子得自己過,而不是過給別人看

  同是一家人,如何長長久久和平相處?
  珍惜共同的喜好,尊重別人的習慣!
  再簡單一句話:
  不管如何相愛,都應給別人留下足夠的生活空間。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